🌛这才是正能量!浙江,一夫妻凌晨在家睡觉时,突然就听到一阵吵闹声,本以为是
🌛这才是正能量!浙江,一夫妻凌晨在家睡觉时,突然就听到一阵吵闹声,本以为是谁在扰民,可向楼下看去时,却发现是个穿着尿不湿的男孩在哭,旁边也没有大人,而夫妻俩接下来的举动,让人感动,网友:事实证明,没有人贩子,孩子根本就不会丢!信源:新浪新闻——凌晨男童穿尿不湿光脚在楼下撕心裂肺地大哭“心真大!看孩子还这么不上心,好在没出事,可不能再抱着侥幸心理了啊……”就在凌晨两点,整座城市睡得死沉的时候,一阵哭声却刺破了浙江某小区的夜。这哭声又尖又急,不仅穿透墙壁,还钻进了熟睡的陈女士和丈夫的耳朵里。丈夫先醒了,翻个身嘟囔了一句:“大半夜的,谁家孩子这么闹。”但这没完没了的哭声也让陈女士不得不清醒了。困意渐无的二人,到底还是没躺下想办法睡,还是好奇地走到窗边,想看看是哪家邻居管不好孩子。然而窗外的一幕却让两人的心瞬间被揪了起来——楼下昏黄的路灯下,有一个几乎光着身子的小孩,正站在冰冷的水泥地嗷嗷大哭。两人惊讶完了才瞬间回神,丈夫抓起衣服边走边穿,陈女士连睡衣都顾不上换,赶紧跟着下楼看是怎么回事。到了楼下两人才看清,这个小男孩不光没穿衣服,还光着脚,身上只有一件尿不湿,脸上挂满了鼻涕和眼泪,更恐怖的是他身边连一个大人都没有。丈夫赶紧一把将孩子抱起来,不让他在地上乱踩,顺便看看能不能问问孩子怎么回事。但孩子吓坏了,哭得撕心裂肺,根本没法沟通。陈女士在一旁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抚,同时焦急地环顾四周,整个小区能看到的地方都没有人,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跑来的。孩子大概安抚好后,丈夫就立刻掏出手机报警,条理清晰地报了地址和孩子的样子。陈女士则灵机一动,赶紧在小区的业主群里发了条消息,问谁家孩子丢了,来他们这边楼下接。但由于时间太晚,这条消息几乎是石沉大海,没人回应。随着警车而来的,还有另一边匆忙且慌张的一对身影。他们从另一栋楼冲了过来,直奔孩子,正是这个孩子的父母。原来夫妻俩睡得太沉,根本就不知道这孩子自己开门跑出去玩了,要不是直到妻子半夜上厕所,发现床空了,要是真一晚上不找这个孩子的话真不敢想。两人也是着急坏了,挨个单元楼疯狂寻找,最终还是打电话报了警,警察刚好把陈女士给的地址传递到他们这儿了。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,这对年轻的父母真是谢天谢地,心有余悸地抱着孩子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,孩子爸也是语无伦次地向捡到孩子的好心人和警察道谢。这件事很快在网上传开了,大家都纷纷给陈女士夫妇点赞,说正是这种互帮互助,才避免了一场悲剧。这件事实在是太侥幸了,但凡当晚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呢?如果邻居没醒,如果孩子跑到了马路上,如果……后果谁也不敢想。指望陌生人的善意和警察的效率来兜底,还是太侥幸了,没法用孩子的一辈子去赌,最好的方法还是多留个心眼看好孩子,亡羊补牢永远不如未雨绸缪。小孩在会说话的年纪,家长就要把家庭住址、父母姓名、联系电话刻在孩子脑海里,不用懂,能顺嘴说出来就行。同时也要像做游戏一样天天问,时时考,形成脱口而出的肌肉记忆。还要教给孩子那套“不和陌生人说话、不拿陌生人东西、不跟陌生人走”的“三不”原则,家长得多陪着演练,今天你扮成用糖果诱惑的“坏叔叔”,明天他扮成问路求助的“怪阿姨”,让孩子在模拟对抗中学会如何大声说不,以及第一时间跑向穿制服的保安或警察。同时监护的弦也一秒钟都不能松。可能很多人觉得,在家里就安全了,可这个案例里的孩子,不就是从家里跑出去的吗?门锁有没有反锁、窗户有没有装防护栏……这些细节往往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。到了商场、公园、车站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,更是要死死看住。最怕的就是几个人一起带娃,你以为我在看,我以为你在看,结果谁都没看。这种“真空期”最容易让孩子钻了空子。所以人盯人是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。也可以上点科技手段作为辅助,比如给孩子戴个定位的电话手表,在人流密集处用上防走失绳……能多一道保险说不定就能救命。也有人说可以给孩子口袋里塞一张写着联系方式的紧急信息卡,别说工作忙,其实这也花不了几分钟,事做起来不难,就看家长有没有这份心了。儿童安全不仅是家庭的责任,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,除了父母打起十二分精神,社区邻里多一分留意,这张安全网,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一起织得更密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