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55p1343

赤峰市352.6万亩谷子喜迎丰收季

转自:内蒙古日报

□本报记者李雪瑶

金秋九月,赤峰大地披上了金黄的盛装,352.6万亩谷子相继进入收割季节。

9月4日,在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镇万亩谷子种植示范基地,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农机,在田间缓缓行进。伴随着阵阵轰鸣声,一簇簇饱满的谷穗被整齐割下,卷入机器完成脱粒。

“今年我借助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了高精度播种,苗长得比较齐,亩产在1000斤左右。”敖汉旗黄羊洼镇种植户王福齐说。

赤峰市作为全国优质谷子生产基地,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。2025年,赤峰市谷子种植面积352.6万亩,其中,敖汉旗种植面积最大,达100万亩以上。今年以来,敖汉旗通过“品种+科技”双轮驱动,提升产业质效,大力推广敖谷8000、黄金苗等本地优质品种,全面推行膜下滴灌、精量播种、绿色防控等一系列轻简化、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,提升谷子的产量和品质。

在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山咀村,种植户曹立华家的谷子已经收割完毕。“我们今年全部采用机械化分段收割,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化作业,谷穗长度和籽粒饱满度均优于往年。”曹立华说。

在松山区城子乡新庄村,收割机轰鸣着驶过田野,锋利的刀片将谷秆整齐割倒。今年,松山区以科技贯穿谷子种植全周期,从选种到秋收,松山区将谷子种植的每一个阶段都注入了科技动能——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出良种;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机的应用实现精准播种;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让春播“踩准节令”;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实现水肥按需供给;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筑牢病虫害防治防线;谷子割晒机、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的使用实现高效作业;智能烘干设备与粮仓智能通风、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投用保证谷子品质。

当金黄的谷穗在田间低垂摇曳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丰收的场景,更是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成功实践。翻滚的谷浪里,藏着一方水土对耕耘者的深情回馈,也孕育着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。